叶锦添上本书的一次分享会是我主持的,那是2024年的1月,冬天最冷的时候,在单向街书店的“朗园店”,同场的嘉宾还有导演贾樟柯、法国摄影师安娜,那本以摄影为脉络的写自己的艺术和人生的书,可以透露出叶锦添的美学倾向和内心世界,那本书的名字叫《凝望》。
分享会那天我问了叶锦添一个问题,关于他在母亲去世后他去台湾工作的事,他回答时,我因坐在他的身边,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的眼角有些闪烁的泪光,现场的观众大概看不到,那挡在他的近视镜片之后——这次分享会距离我母亲去世也才数月,我也还在巨大的悲伤里,几乎夜夜都会梦到她,所以我才特别注意叶锦添书里所写到的关于父母的话。
他第一本自传的开头,还是写父母。收到书后我没有马上看。有一天我的右眼的白眼球毛细血管破裂,不能太多用电脑,我就在书桌前面转悠,摸摸这本书,看看那本书,就把他的自传看了。秋天的阳光正好,我把腿搭在窗边,阳光透过苎麻的细帘照着我的光腿,感到非常温暖。
这本书的名字叫《叶锦添自传——向前迈进的日子》。
写的是现实主义
可也有艺术家的梦幻感
凡为书,必有笔墨优劣。写书,就是看其文笔。叶锦添的文笔是独特的。读他的书,像在一种臆想中飞翔,虽然他写的是现实主义的事,可也有艺术家的梦幻感。除了父母以外,他写到哥哥的影响,写到他的大家族,写到他中学时对一个女生的暗恋,写到他怎么走上摄影和绘画的路,写到他自己体会到的自己在艺术上的特别之处,写到他对自己名字的感受,写到他对于书的喜爱,写到他如何游走于欧洲的大街上,写到他为什么喜欢村上春树,写到他自己对于张爱玲文学的理解,写到他在香港、台湾的电影和舞台艺术的探索之旅,写到他心仪的艺术家和他这几十年的合作伙伴……
他的用词在我看来依然非常精确,有些人物和场景他只是一两句话,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我想这和他学美术有关,学美术的人,落笔就有图像,下手就成色彩,叶锦添很懂得均衡,所以他的文字看上去结构松散,似乎飞扬,可还是有他的内部韵律和节奏,不会令人感到冗长。他说他一直有写作的习惯,在飞机上,没人打扰的时候,更多时候是在凌晨四点,他觉得那是他状态最好的时刻,就起来写,写完再去上班。
谈到村上时,他能充分体会村上的好,我对于村上的状态和写作只是觉得他清浅,虽然我也羡慕他把握当代的能力,以及稳定的写作输出,可是叶锦添在这本书里总结了他理解和共情的村上。因为合作张爱玲小说《倾城之恋》改编话剧的原因,我与叶锦添聊过多次张爱玲和她的作品,但聊得都很散漫,他自己说过的话,也没有他在这本书的文字中准确,一读就让我觉得异常惊艳。他用的也远非是一般的张爱玲研究学者所用的词,可就是非常对。
“她(张爱玲)封闭在自己天才横溢的小世界中孤芳自赏,保全了一个全然自我的心灵风景。21世纪,张爱玲异常的天赋被发掘,无数读者认识到她那独特的女性视觉——那刁钻细腻又冷眼旁观的世界观,封闭内向又无所不在,她发现的世界显得尤为珍贵。她确确实实呈现了一个过往时代的精神状态,通过文字塑造了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,以及从传统不断转化到现代的过程,表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心灵遭受的撞击,以及这种奇特的心理形成的美学状态,并最终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。她饱满的情思与清晰实际的理智,敏感的个性与斤斤计较的做事方法,让我想起了林黛玉。我可以想象张爱玲对《红楼梦》的幻想和她对林黛玉的共鸣感与相异感。林黛玉是某种中国女性心灵状态的投射,她并不大方,都事事细心,她是能够进入潜在中国诗意状态的代表。”
尤其是“她(张爱玲)饱满的情思与清晰实际的理智,敏感的个性与斤斤计较的做事方法,让我想起了林黛玉”这句,堪称知音。多少人看不到这里面的诗兴和真挚,并欣赏张爱玲,而叶锦添是可以的。
文字也许缥缈,但心非常真实
叶锦添的文笔,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被低估了,他比一般的作家都写得好,思考得深邃。这几年,叶锦添送过我不下四五本他陆陆续续写过的旧书、新书,有简体,有繁体,他给我的书,我虽然不保证每一篇文字全仔细阅读了,但绝对算得上读过,首先这是个礼貌,其次,当然也是因为我很欣赏和敬佩他,我希望更多知道他内心的艺术想法。
送书时,他总会一声不吭拿过一本书来,用粗黑色的笔在版权页上把我的名字签在左上角,加上两个大冒号,然后再在整一页签上他自己浓墨重彩的大名,笑着递给我。我一个朋友看到了给我的一本书的签名说:“叶锦添是不是一个很自大的人,把自己的名字签得比赠的人大那么多。”我笑说:“艺术家都是比较自我的吧,这是他的签名习惯,用不上自大这个词,不过也可能分人。对于他看不上的人,也许他会显得距离比较远。”
他的内心其实就是一个顽童,有时候非常鬼马精灵,只是外人把他当做一个大艺术家,距离远才看不到。面对合作伙伴时,他就偶尔会露出他非常可爱滑稽的一面,嘿嘿嘿地在坏笑。
我们上一轮话剧演到最后一天,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个平衡车,结果在谢幕时,当我在他前面出来,伸臂邀请他从侧台出来时,他就骑着平衡车刷地冲出来,然后在台上谢了观众,又在大家的鼓掌和欢笑里,兴高采烈地绕场一周,简直玩嗨了。到了后台黑暗处,他笑着对我说,下次我们巡演时,你也搞一个这个。我笑说,那我可搞不来。
由此也可知叶锦添绝不是一个做作的人,他非常纯粹,看过他的书的读者估计也能读出来,他的文字也许是缥缈的,但是他的心非常真,他的做人和做艺术一样。他对于艺术的不打半点折扣,有时候也许会被认为难搞,但我们在一起时,我最欣赏他的,其实就是他的这一点。我会觉得这样的合作伙伴才是舒服的,因为我们都很愿意把一件事做好,所以几乎我们都能充分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,在他需要剧本和文字支撑的时候,我也愿意尽量来帮他实现他想要的内容,毕竟他的方向没有错,对此我没有一点心理的纠结。
叶锦添每天的工作安排得非常紧,我们在车里,他还要和国外的艺术家开视频会,有时候一天结束回到酒店都快十点了,他还要去房间接着开其他远程的会议。在他的自传书里,他说他是一个睡眠从来都不足的人,可是他越忙越有能量,不会觉得累。我在旁边看着,却觉得他很辛苦,我想他如此辛苦,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。
他的这本自传书,其实最能弥补的,大概就是他现实中给大众的印象。而文字的能量正在这里。它是一种最真的思想的交流,一个人是什么样的,他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字。
娓娓道来的,更多是他的人生
叶锦添以往的书,都是艺术的阐释居多,即使读者不能完全懂也正常,毕竟还要结合那么多作品来思考,且一个人还要与他有差不多的思想层次,文字阅读能力,才可以吸收,这本自传书却可能是个例外,它娓娓道来的,更多是他的人生,这几乎是没有距离的。
这本书开始在与家庭、与父母哥哥的深情处,结束在他对于和许多艺术家合作的回忆中,这两边都有很重的情感浓度,中间夹着的,是他年少和年轻时艰苦、孤独的自我探索。
书中叶锦添也曾写到他去一个叫做色须寺的地方,有几段感动到了我。比如他写有一天他整夜因为高原反应头疼难眠,第二天天刚亮,他就跑出房间,却无意中遇到了一些藏族小孩向他涌过来。文章的结尾,则是他已经参加完了开光大典,他对自己和众人的认识,似乎上升了一个层面。他说:“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宇宙,于有形无形之间连接在一起,例如因缘,了解到这种联系,我没有分别心,只有单纯地精进。”
我想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证明。
作者| 张敞 编辑|罗皓菱
下一篇:没有了